以下为采访实录:
中国青年网: 作为战友,您与雷锋一起工作和生活了近两年八个月,在您眼里,他与其他普通青年的区别在哪里?
冷宽:雷锋是一个普通青年,也是一个普通战士。他所想、所说、所做的,跟我们青年一代是一样的,只不过是雷锋做得更好一些。
雷锋我们经常接触,我在机关工作。雷锋出车,经常中午在我们机关就餐。比如那时候我们一起吃中午饭,一般人吃完饭把碗筷往那一放就走了,而雷锋就是不一样,他非要和炊事员一块儿把碗筷洗刷干净,把地上收拾干净才走。离开以后他中午不午休,一个人在汽车的驾驶室里学习看书。
因为经常看到这样,有时候我就问他,雷锋啊,为什么中午不休息一下?雷锋说,我都习惯了,得抓紧时间学习学习。
他也很普通,跟我们一样去吃饭,不同的是人家走了,他却留下来收拾碗筷,同样都是青年,我们做不到的,雷锋做到了。
雷锋所做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,都是平凡的事,都是我们身边的具体事情,但是他做得最好。平凡中遇到伟大,所以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是全国人民学习的一座道德丰碑。
中国青年网:1962年8月15日,雷锋因公殉职。1964年,雷锋墓被迁至望花区公园。据悉,您当时参加了抬棺迁葬仪式。现场情景您是否还记得?
冷宽: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,但是仍然记忆犹新。
雷锋因公殉职后,第一次安葬在抚顺市葛布街公墓里。到1964年,抚顺市政府考虑把雷锋墓迁移到雷锋生前曾工作的地点。原来叫望花公园,现在改叫雷锋公园。
当时,我和雷锋班的6名战士,一起参加移墓。清明节那天,我们到葛布街之后,棺木从墓穴里抬出来了。我们7个人抬着棺木到车上,一直给他护灵。当时最让我感动的,就是从葛布街公墓迁到新的望花公园,只有十七八里地,这样短的路程,但是汽车走了两个多小时。汽车完全是跟着人群的速度在行进。当时,送葬的人非常多。我站在灵车上,往后面一看,送葬的人群看不到头。老人扎着白围巾,年轻人戴着黑纱,自动地给雷锋送葬,排成了长长的队伍,大家没有言语。当时在车上我就想,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人民这样的爱戴?我觉得,只有爱人民的人,只有把人民装在心里的人,才能得到人民这样的爱戴。
十几里路整整走了两个小时,到了公园以后,搞安葬仪式的时候,由于送葬的人太多,花圈公园里摆不下。最后花圈从公园里一直摆到南边门口,顺着门口两边大街摆。参加仪式的人太多了,没办法,只能从各界选代表参加。
中国青年网:雷锋生前所在班级“雷锋班”正式命名后,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飞来。当时信件里主要有什么样的内容?
冷宽:雷锋班是1963年1月7日由国防部批准,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运输连四班为“雷锋班”光荣称号。命名以后,(原)沈阳军区开了一个命名大会,在全国又掀起了一场学习雷锋的热潮。全国人民纷纷给雷锋班写信,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来信最多。
当时组织上派我每天接收各地给雷锋班的来信,整理、登记、分类。包括物品管理,例如,少先队寄来的红领巾、青年寄来的团徽,以及松子、葵花籽等各种种子(表达“愿把雷锋精神作为种子,更好地学习、传播”之意,寓意雷锋精神的永恒)。还有一些盲人用盲文写信,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,得找人翻译。这些信件开始越来越多,最多时一天能接收几百份信件,信里主要是全国人民表达对雷锋爱戴的心情,另外对雷锋班提出希望和建议,希望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。
我们每周要选择几封最有代表性的信件,在雷锋班的班务会上,共同来学习信件的内容。
中国青年网:第88个建军节来临时,中国青年网记者曾到抚顺“雷锋班”做采访,发现战士们与各地群众至今仍保持着书信往来的传统。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?
冷宽:雷锋班从命名到现在,班长换了第25任,雷锋班的战士一代一代地在接力传承雷锋精神。现在雷锋班通过各种形式和全国人民保持着密切联系,特别是雷锋班的班长、战士成为很多学校的校外辅导员,他们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传承雷锋精神。特别在新时期,用雷锋精神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。他们就是雷锋精神的种子。